2010年1月26日

The Fish Child

Edit / Posted by Geek C


C最近看了一部片,英譯是”The Fish Child”,原文是” El niño pez”,中譯有看過"寶寶魚"(感覺起來還真是跟海綿寶寶一樣溫馨阿!!),也看過”海底小王子”(正義的化身??)。是阿根廷導演拍的,所以他應該定義為阿根廷片?? Okay~ 這是一部沉重的電影, C看完久久無法跳脫片中情緒。



導演用穿插的手法描述整部片,片頭一開始,一個女孩坐在公車上,看著一張照片,哭了! 另一個女孩全裸趴在床上,床開始前後晃動,一個男人已經在他的背上。 Lala躺在床上, La Guayi拉開窗簾叫醒她,, La Guayi伺候Lala穿衣服,Lala像小孩一樣的賴床。故事的主角就是Lala跟La Guayi,La Guayi是Lala家中的女僕,劇情一開始的設定Lala跟La Guayi已經是一對戀人,嗯~至少Lala對La Guayi是很專情的! 既然C 從一開頭就說了這是部沉重的電影,故事的發展當然不會順利,La Guayi似乎是很多男人眼中的尤物,Lala都看在眼中。過去、憤怒、忌妒,是會讓一段看似幸福的關係產生劇變。Lala跟LG有一個夢想,他們要一起住在LG家鄉湖邊的房子裡,很幸福!因為要實現這個夢想,Lala開始從家裡拿值錢的東西兌換現金,LG的管道、Lala家中的東西,盒子裡有錢,有地圖,還有一個共同的夢想! LG有一個男朋友,他們住在一起。LG從來到這個城市就認識了這個男人,或許是需要,也或許真的是感情。Lala知道這個男人,沒有忌妒。一切在Lala目睹了自己的爸爸跟LG的親密關係後變調了。Lala因為忌妒殺害了自己的父親逃到了LG的故鄉跟LG的爸爸有了接觸,也得知了LG謎樣的過去。

C不知道要不要推薦大家看這部電影,因為看完它讓我心情低落!不是不好看,而是一種無力感。但是大家不看怎麼能體會C的感受,所以很自私的還是要大家有機會時間看一下吧~
電影中朔造的LG,就是個有過去但不願提起的人。有一段她跟Lala的對話我印象深刻,

LG 對 Lala 說:遇到妳之後我變得不一樣。
Lala 問 LG:遇到我之前你是怎樣?
LG:很老。




看到後面才知道LG話中的意思,Lala在LG眼裡,或許就像是純淨的一張白紙,所以LG不願向她提起過去,也或許是根本不想提起。Lala的純真是LG從很小就失去的。LG的遭遇,C連想都不敢想如果真發生在自己身上,我不會這麼堅強。當Lala對LG說她去了她的家鄉看到她們夢想中湖邊時,LG問她去那邊幹嘛。對於單純的Lala來說,那是她們的夢想。但是對於LG,那是一個讓她不堪卻又忘不了的地方。

我討厭男人以情不自禁來掩飾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後又選擇逃避。我痛恨男人仗著自己強壯的身體就可以逼迫女人為所慾為。這兩句話我才管不了一直以來倡導的男女平等觀念,就像看完”The World Unseen”後那種悲憤的心情,這部片多了些無力感。女人有時很傻的不懂得恨,或者是說無能為力。C沒有鼓勵憎恨,但至少要能自主。我並不認同Lala在片中做的一切,是愚蠢的。我也搞不懂LG的情感,或許是我期許自己永遠不要陷入那種狀態。但至少確定的是,她們是相愛的。
是不是一個幸福的結局,如果看到的是兩個人最終能在一起,而且Lala還能帶著心愛的狗,那結局很完美。C希望自己也可以這麼樂觀,她們背後的故事、烙印在身上的傷口,一個吻、真的無法結束一切。

2010年1月4日

人人有書讀-BOOK2



Editor / Posted by Bitch Z

BOOK 2

/同之外:雙性戀 雙性戀研究經典<The Bisexual Option:Second Edition

作者:弗里茲.克萊恩醫師(Fritz Klein, MD


本書作者是一位專門研究雙性戀的心理醫生,他至少應於1970年代起開始研究雙性戀,本書原版英文版於1993年出版,中譯本於2007出版。

這本書最主要的核心在表達:

雙性戀是存在的。雙性戀如同異性戀或同性戀一樣,是一個事實,是一個獨特完整的性向;雙性戀不是隱藏的同性戀,也不是過渡時期的異/同性戀。

初看這本書,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最大的疑惑是書中提及雙性戀的認同與發生婚外情的比例,我很懷疑當下我所處的社會,真的是書中所描述的嗎?有可能是,只不過真相被我過度的樂觀或稱單純掩蓋了,但令我困惑的最大因素應是時代變遷。在我現在這個年代裡,雙性戀是一件很普遍的事,在我高中的時候,有人告訴我有一份針對全球人口性向的統計,統計結果全球大多數,約有百分之50左右的人是雙性戀,其次是完全異性戀,最少是完全同性戀。雖然我現在找不到那份報告的了,也覺得在台灣好像沒那麼多雙性戀。

另外,可以從一些美國影集中聽見大家都來雙性戀這套,例如慾望城市中有一集凱莉某個年輕男友,大方承認自己是雙性戀,其中凱莉就有一句台詞的大意是:「現在是怎麼了,好像他們這個世代每一個人都是雙性戀」(那個年輕男友在戲裡設定為20多歲,他也就是演六人行Rachel的助理兼年輕男友的那一個)。還有在TLW裡面,確切我忘記是誰也忘記哪一季了,有人提到自己不是"HOMO"是"BI"的時候,旁邊就會有人說:「怎麼現在大家都來雙性戀這套之類的話」

我對雙性戀的想法與本書作者比較相近,我認為其實雙性戀的定義沒那麼嚴格,只要曾跟異性與同性發生過關係或產生愛的情感就是了,環境只是促成的因素之一 例如:男校或女校。儘管有很多念男校或女校的人踏出校門後,終其一生就沒再與同性交往過,但只要他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並是出於自願的,就表示他有"能力"是個雙性戀,或許他/她只是個"大部分與異性交往只偶爾/少數/特殊情況與同性交往的雙性戀"。

這本書我沒有全部很看得懂,作者提出一些統計量表專業用字是我不了解的部分,或說不知道這有多大的意義或重要性。但我很佩服克萊恩醫生,他也是一個知識的先知,不管現在醫學上是怎麼定義雙性戀,至少我在現在社會上看到的表象,似乎符合了他當時在書中提出的觀念與臆測雙性戀的未來。克萊恩醫生在書裡一直強調"雙性戀的存在非過渡也不是隱性/不承認的同性戀"就是有一種性向是可以真心喜歡兩個性別的人,並且是健康的不是有心理疾病的性向。他提出各種觀念、論證、科學研究、統計、古今中外的雙性戀例子與病人的個案。也就是因為他如此大力獨排眾議的強調雙性戀的存在,我才很驚訝怎麼會有人認為雙性戀是不存在的或是一個"過渡或不敢承認/隱性的同性戀"?!且我對社會/文化喜歡給人分類這個現象感到作嘔與厭惡,也如同克萊恩醫生在一開始提到的:性向,該怎麼樣去分類/定義?如何分類/定義?

比如我吧,在這幾年之前,我都說自己是同性戀,但有人若問我會不會有一天"變回來" 我都答有可能,這其實不就是雙性戀嗎?一直到這一兩年,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其實是雙性戀,是個比較偏好同性的雙性戀,儘管我如此確定,但我當時沒喜歡過異性,也沒跟異性交往過也沒發生過關係,那我算是嗎?我覺得我算,因為我知道我有喜歡異性與異性發生性關係的"能力";現在我試過男性,我發現我與生俱來的稍為排斥男性,那我現在算什麼?

其實有許許多多的心理或對性的想法,以現在簡單的分類是無法定義的。比如一個男人,但他覺得自己是"女同性戀",請問他是什麼性向?這不僅是TLW的一個角色(Lisa in S1)而已,在書中一個女個案的男友就是這樣;個案女主角(雙性戀)某天回到家,發現她的男友穿上她的衣服還有化妝,並且告訴女主角,他最隱私的秘密是想當個女同性戀(在書中有很多個案都是健康的只是在當時雙性戀是一種不正常的心理病,所以都會去或被逼去看心理醫生);或者我們來討論TLW裡的MAX,一開始她是女生,她跟女生交往,但她是以男生的心態與姿態跟女生相處;後來她開始了變性的過程,但在完全接受變性手術,也就是還是女兒身的時候跟Jody的助手Tom交往,請問在這麼一段漫長的轉變後,我們該怎麼去"定論"她?

所以一個個的名詞就是一個個的侷限,侷限人的格局眼界,隔出了更多的藩籬,更多的藩籬與劃分產生無數的歧視,造成了綿綿不絕的傷害,是對人的傷害是對我們整體社會的傷害。我常常想這些"名詞"對我們到底有什麼意義?我想就是說話的時候比較方便吧?!有個男人來跟我搭訕,我可以很簡單的拒絕:我是同性戀,大家不用浪費時間或唇舌的再繼續尋找下一個目標。 

如果大家喜歡這本書,或想得到更多的資續,歡迎延伸閱讀克萊恩醫生的另一本著作:

另一個衣櫃:雙性戀的生命故事與認同

Z還未讀過這本書,歡迎讀過的朋友來分享心得!也歡迎讀過</同之外:雙性戀 雙性戀研究經>來發表意見,或推薦其他的好書。

2010年1月3日

人人有書讀-BOOK1


Editor/ Posted by Bitch Z

我稱不上是個飽讀詩書的讀書人,只是想跟大家分享幾本自己很喜歡有關 les/bi 的書,再過一個月就是Z最喜歡的中國年了,大家吃飽撐在沙發上終日無所事事的時候呢,可以找幾本書來看看,不只是打發時間,這幾本書或許可以帶給大家不同的想法或視野,是人生中值得一讀的好書!


BOOK 1

歐蘭多< Orlando :A Biography> 

作者:Virginia Woolf


我最喜歡的書之一,激發我嘗試提筆寫作,掀起我對Virginia Woolf的仰慕,意識流的認識,帶領我發展思維到一個我尚未能體會的地方,都要感謝這本書(或說吳爾芙)。

意識流的作品,不是人人都喜歡,或都能進入其中隨作者思維擺動飄盪,就像我讀了吳爾芙多部作品也不是每本都可以讀懂。然而一旦進入作者的思維便無法自拔,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想法。真正堪稱是讀你千遍也不厭倦,我個人認為是一本很有深度的書!沒有人真正能了解或跟得上Virginia Woolf的腳步,才是她真正的死因。看完<奧蘭多>之後 ,我就在封面寫下:若說Virginia Woolf是因心理疾病投河自盡未免也貶低她了,作為時代的天才先之,才是結束她生命的劊子手。同時,Virginia Woolf是我歷史/天才名人榜上一名,如果問我最遺憾沒跟哪個天才生在同一時代 其中一名就是Virginia Woolf

廢話了半天都在崇拜這本書,也沒有好好介紹一下,很難用我粗淺世俗的文字介紹這部大作,我想吳爾芙的寫作功力技巧與文學地位輪不到我評論,我就大略介紹內容與故事背景。<歐蘭朵>是以書中同名主角的自傳故事,記錄他奇異離奇的生平。故事從歐蘭朵16歲開始進入,身為英國貴族的他,外表俊美,情感纖細,為愛放棄原有的大打好前程,但遭受愛人遠離與背叛,因此退隱鄉間,將人生寄情於創作卻又遭受無情的批評。隨後為了逃避的陰影於是遠赴土耳其君士坦丁堡擔任大使。在這裡他有了顯赫的功績,就在受封為公爵的夜晚,他昏睡了七天,醒來後現自己變成了女人,就此持續下去。從伊麗莎白時代的年輕貴族,歷經維多利亞時代的性別異變,到一次世戰……

為什麼說這是一部有關雙性戀的作品?除了故事主角先是男人,後是女人;先跟男人交往,後跟女人交往外,主角歐蘭朵的雛形受人相信是根據吳爾芙的女友───薇塔.薩克維爾魏斯特(Vita Sackville-West)寫成;吳爾芙在婚後結識了小她十歲的英國貴族Vita兩人開始展開逾十年的戀情,1928年出版了以Vita為樣本的《歐蘭朵》,吳爾芙以歐蘭朵表達了她對薇塔的愛情私語,所以薇塔的兒子尼蓋爾尼柯遜(Nigel Nicholson)就說,這本書是文學史上最長也最迷人的情書

這本書也有被拍成電影,我只看了一點,沒有看完,但還是比較喜歡書;此外,在我讀歐蘭朵的時候心中不時一直有畫面出現,所以我認為如果改編成舞台劇也會是部曠世鉅作,果不其然,(好像是)德國某個劇團就有將故事改編成舞台劇,去年還有到台灣演出,不過很可惜我錯過了。